为主动适配人工智能技术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新要求,破解AI时代大学生毕业论文选题脱离产业实际、写作模式固化等痛点,9月11日,437必赢会员中心数字贸易系组织召开专题教研会议,围绕“AI赋能产业发展:当代大学生毕业论文选题与写作模式变革探究”展开深度研讨。数字贸易系全体教师参会,会议由电商专业负责人冯琳副教授主持。

会上,冯琳副教授首先点明会议核心议题。指出,当前AI技术已深度融入制造业、服务业、金融业等关键产业领域,催生了大量新业态、新需求。本次会议旨在凝聚教研共识,探索如何借助AI工具,推动毕业论文从“理论验证”向“产业问题解决”转型,真正实现“以研促学、产学融合”。
随后,三位教师代表结合学科特色与教学实践,分享了针对性思考与建议。

冯洁心老师聚焦选题环节的“产业锚定”问题。她提出,应构建“AI+产业需求”选题库,通过对接地方产业园区、龙头企业,利用AI数据抓取与分析工具,实时汇总企业在数字化转型、供应链优化等方面的真实需求,将其转化为毕业论文选题。

沈情老师则从写作工具革新角度发言。她认为,AI并非论文写作的“替代品”,而是“增效器”。一方面,可指导学生使用AI文献管理工具高效筛选领域前沿成果,避免重复研究;另一方面,可借助AI数据分析工具处理产业实践中的复杂数据,提升研究的科学性与精准度。

贺聪聪老师关注论文成果的“产业落地”环节。她建议,将AI技术融入毕业论文答辩与评价体系:邀请企业专家参与答辩,结合AI模拟的产业场景,评估论文方案的可行性,实现“论文写在产业一线,成果用在发展实处”。
会议最后,杨哲主任总结,AI赋能毕业论文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,需从选题、写作、评价、转化全链条发力。切实提升毕业论文质量,培养适应AI产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。